今天,你「薑」了沒?

在西方,有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」的說法,東方則有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用醫師開藥方」的俗諺,其中的「薑」最早紀錄可溯源自《本草綱目》,不僅可作為藥用,因具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,因而成為東方日常料理的百搭款,有東方除濕機的稱號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早年多數人對薑的第一印象多半來自料理,如中式熱炒中的三杯、麻油料理都離不開薑,寒天裡來一杯薑茶更可從頭暖到心;近年來薑更被證實其中的薑酚與薑辣素具有抗氧化功能,進而興起一波生薑養生風潮,成了當紅保健明星,從吃的食物、各種營養劑、飲品,到沐浴相關清潔用品,乃至全身保養品,內服外用均充滿濃濃的「薑」味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但這裡指的薑,其實含括了整個薑薑家族的成員,包括日常使用最普遍、常見的薑(亦稱廣東薑),到竹薑、南薑與薑黃,每一種薑都有不同的個性與功能,瞭解薑,才能享受薑帶來的益處。

臺灣屬於典型的濕熱島國氣候,薑的栽種與運用都十分廣泛,其中最大宗當屬廣東薑,也就是一般市場上泛稱的薑。按期生長期又可分為嫩薑、中薑、老薑與薑母。嫩薑是在薑的baby期、大約4-5個月就採收,多產於春末夏初,也稱做「子薑」;性涼,具有養肺醒胃的功效。嫩薑纖維細嫩多汁,帶有微微辛辣味,稍加醃漬後食用,或直接拿來與木耳、鳳梨快炒,吃來口齒生津、舒爽開胃,暑意全消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待薑長到約莫七八個月大,就成了市場最常見、炒菜用的中薑,這時薑也慢慢從涼性轉為溫性;而8-10個月的薑外皮轉為粗糙,纖維質變粗且十分辛辣,因而被稱為老薑,是冬日進補、製作薑糖、薑茶用以祛寒的主要薑品。如果老薑不採收,直到隔年與新長出的嫩薑一起採收則稱為薑母,屬薑中之王。還有一種竹薑,也稱為竹節薑,外型有如竹子般細瘦,纖維密實,內含營養成分較一般薑來得高且濃烈,因需種植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,物稀價昂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還有一種薑,是你我一定都吃過,卻不一定知道的。這種吃時汗水淋漓,吃完通體舒暢,被戲稱為排毒系食物的就是印度、東南亞的咖哩料理,或馬來西亞的叻沙,其中所含的薑,正是近年來臺灣最夯的養生薑——「薑黃」。由於薑黃內的薑黃素具有高度抗氧化、抗發炎以及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,成為近年來全球最熱門保健食品之一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在印度與東南亞料理中還有一種必備的薑——南薑,也稱為高良薑或是紅豆蔻,跟臺灣常見的薑類似,也分為嫩薑、老薑,但外皮略帶紅色。南薑又分兩種,大南薑辛辣中略帶苦味,小南薑則是甜中帶辣,兩者都是東南亞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提味香料,尤其在湯品的提香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在臺灣不容易找到新鮮的南薑,多屬乾燥後的薑片或薑粉。

薑有冬日驅寒夏祛濕的功能

臺灣雖屬亞熱帶氣候,但因濕氣重,加上氣候越來越炎熱,何妨從食材下手,每天「薑」一下,協助排出體內濕熱之氣,也許比開大冷氣直吹,加速熱島效應,更能達到體內環保與健康,也能讓地球消消暑。

【#KUANSLIVING寬庭38分享】

三等分人生──睡眠8小時、工作8小時、享受生活8小時。
每周三晚8:00,分享生活輕鬆小八卦,歡迎轉發。